郑州配资网
今年上海车展是名副其实的新能源车展,无论是传统车企的新能源、传统车企转创的二代或是新势力车企,都为这届车展带来了富有活力、动力和魅力的新产品,新品以大中型产品居多。在光鲜亮丽的车展闭幕之后,让我们静下心来看看新能源车企近几年来的竞争进取与变迁之路。
概述
据乘联分会近四年来的新能源零售销量排名统计显示,TOP10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销量集中度在不断地向头部车企聚拢。今年第一季度,新能源车企TOP10零售192.1万辆,集中度达79.4%,相比于去年全年的集中度上升了1.5个百分点,而2024年与2023年的集中度则完全保持了一致,均为77.9%(见下表),每上升一个点都是非常艰难的,由此可见,今年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,二八定律无处不在。
表:2022-2025年新能源车企零售排名表
郑州配资网
TOP10分述
下面以今年第一季度的零售排名来分述各个企业。
第一名:比亚迪(002594)是从2022年3月宣布全面转向新能源车,到2022年底时,比亚迪在国内首次夺得乘用车销量冠军,此后“人生开挂”,连续几年稳坐头把交椅。从今年一季度产品结构看,比亚迪的插混车占比为63%,纯电约为36%,还有少量的增程产品,可以说比亚迪以插混技术探出了自己的路,插混、纯电双擎驱动,走出了比亚迪时代的强音,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上占有28.8%的份额。在品牌方面,比亚迪除了王朝与海洋两个销售品牌外,还有仰望、方程豹、腾势等护卫其左右,产品矩阵丰富,梯次分明,覆盖了各个细分市场,成为国内外的新能源车销量冠军,也成为世界上第六大汽车制造商。据乘联分会最新统计,4月比亚迪批售达到了37万辆左右,市占率将进一步提高。
第二名:吉利汽车曾在2022年和2023年位列国内新能源车企第四名,经过吉利人的不懈努力,从2024年开始,新能源销量排名快速上跃至第二名,期间吉利汽车新能源的渗透率从22年-24年,依次提升,从24.7%、33.2%、48.7%和今年一季度的52.3%(新能源零售达32.1万辆)。2024年吉利发布《台州宣言》,实现战略转型,聚焦汽车主业,梳理多个品牌,整合技术优势,提高创新能力,为更好服务股东和用户走出了结实有力的步伐。吉利新能源车销量逐步提升,也正预示着转型阶段性的成功,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九大汽车制造商。一季度吉利新能源在国内零售市场上占有13.3%的份额。另据乘联分会最新统计,4月吉利新能源批售达到了12.5万辆左右,市占率将进一步提高。
第三名:上汽通用五菱是一员猛将,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车销量排名第三。早在2022年时,它就以一款宏光MINI一炮打响,成为当时现象级的产品,带动了奇瑞、长安、长城、上汽乘用车等一众车企研发小型电动车,风靡一时。上汽通用五菱走亲民路线,产品惠及无车家庭,为我国家庭车辆普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八成,缤果与宏光Mini的总零售量又占有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的86%,可见上汽通用五菱在这次新能源转型中取得不俗成绩。一季度上汽通用五菱在国内零售市场上占有6.5%的份额,4月其批售达到了7.8万辆左右,处于月度销量的第三。
第四名:长安汽车(000625)是我国重要的自主品牌力量,从近四年的排名可以看出,长安汽车新能源转型步伐稳健,走在上升通道中,从22年起,每年进步一位,直到今年一季度的第4名。新能源车零售在长安内部的占比从2022年-2024年的16.6%、28.2%、40.5%,直到今年一季度的50.1%,销量超过一半,今年在加力扩围的补贴政策支持下,长安汽车预计全年的新能源渗透率还会更高。另据乘联分会最新统计,4月长安批售达到了5.6万辆,新能源销售处于领先位置。
第五名:特斯拉是我国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家外商独资汽车企业,如果说特斯拉在中国拥有“天时地利人和”的话,那么政府的支持是天时,大市场是地利,产业链的高效率是人和。从2019年1月工厂开建,到产品交付,仅用了1年时间,这是马斯克在中国的惊喜。经过入华以来近五年的发展,特斯拉的中国化率已超过95%,体现了特斯拉在中国的深度融入和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强大实力。纵观特斯拉在中国的生产及国内外销售,从2020年-2024年是线性波动上升,13.5万辆、28.4万辆、25.6万辆、94.8万辆和91.7万辆,今年一季度特斯拉销售了13.4万辆,受制于地缘政治经济的冲突影响,今年仅微增1.7%,排名第五。据乘联分会最新统计,4月特斯拉批售达到了5.8万辆,销售仍处于领先位置。
第六名:奇瑞是老牌自主品牌车企,近四年来,奇瑞的新能源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2022年-2024年奇瑞新能源车零售在奇瑞内部的占比分别是30.8%、14.9%、32.4%,今年一季度达到了34.3%,不过奇瑞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,它出口比较强大,所以国内新能源零售的占比看上去不高,但一季度新能源国内零售也达到了11.6万辆(其中纯电车占比略高为51.7%,插电占比为42.3%,还有少量增程),取得了国内销量第六名的好成绩。
第七至第九名:理想、小鹏、零跑,都是初创新势力车企。从下图看到2022年时三家车企的零售量相差无几,属于在同一起跑线上。经历2023、2024年的大浪搏击,差距明显拉开,理想曾达到年销50万辆的高位。进入2025年一季度,三家的销售业绩紧密交集,难分伯仲。另据乘联分会最新统计,4月理想、小鹏、零跑三家的批售分别是3.4万辆、3.5万辆和4.1万辆。2025年还有未来三个季度,在市场增量不多、存量博弈的大环境下,这是一场严酷的较量,好在理想的L系列、小鹏的MONA、零跑的B10都值得期待,但走出去仍然是我国车企目前的一条出路。
第十名:鸿蒙智行的统计中涵盖了赛力斯(601127)问界、奇瑞汽车智界、北汽新能源享界、江淮汽车(600418)尊界。鸿蒙智行通过鸿蒙系统,将智能座舱与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深度融合,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、个性化的出行体验,因此也深得用户青睐。今年一季度这四家的零售销量排名国内第十,累计销量7.9万辆,占国内市场的3.3%。
结束语
在我国,现阶段在册的新能源乘用车车企有69家,其中8家企业今年一季度生产销售为零。如前所述,前10家已经占有零售量的近8成,据此测算,其余厂家的一季度销量大约在一万辆左右,其市场地位难以乐观。根据历史经验,汽车产业是讲究规模效应的郑州配资网,能够成为头部企业,其市场地位就难以撼动了。
掘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